“寡妇”一词其实不难理解,就是死了男人的媳妇。最早出现于《诗·小雅·大田》中:“彼有遗秉,此有渍穗,伊寡妇之利。”
“寡”就是孤独的意思,“妇”就是妇女,在古代指没有丈夫的妇人。又称为“遗孀”,或者“未亡人”。
寡妇有许多难处,尤其是在过去,寡妇的难处更多。一方面,她们需要赡养公婆;另一方面,她们还需要抚养子女;还有一方面,她们更需要耕种农田,用以养家糊口。
农田里的活计没有轻松的,犁、搂、锄、耙乃至收割庄稼都需要“下力”,尤其是在农忙时节,纵然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也会累得鼻塌嘴歪,更何况是一个弱女子呢?然而,为了生活,许多寡妇们不得不拼死拼活地在农田里劳累。
倘若是歉收的年景,收割庄稼时会轻松一点儿;而倘若是丰收的年景,收割庄稼时就会非常劳累。因此,许多寡妇都害怕庄稼丰收。
我们都听说过这么一句俗语—–牛马年,好收田。其意思就是说:一旦遇到了牛年或马年,田里的庄稼就会丰收了。尽管这种说法还不具有什么科学道理,但通过实践来看,这种说法还是比较“灵验”的。一般来讲,十个牛年或马年,起码有六七个牛年或马年都会出现丰收的景象。